《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点评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育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 12 张,小棒 1 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日,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 12 根香蕉分给 2 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同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假如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 12 根香蕉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6 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 ÷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 2 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 是表示什么?这 2 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 12 根香蕉平均分成了 2 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 除以 2。(跟读 2 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 6 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 6÷2 0÷5 18÷4 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 12 根香蕉平均分成 3 份,每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