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教案张丽雯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本节内容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和提升,也为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做铺垫。因此,基因的概念和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DNA 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用数学方法来表现理解。教材通过四节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基因的概念,同时通过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了 DNA 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学情分析对高二学生来说,在前两章时认识到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在本章前三节中了解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的分子结构和复制,但是,对基因的本质没有确切的了解,还未能弄清基因与 DNA、染色体的关系,通过资料分析和结构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观思考,总结,并得出结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基因的概念;了解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分析,归纳材料的方法;掌握数学知识在生物讨论中的应用。 3.情感和价值目标:1.通过介绍 DNA 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1.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2.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教学难点1.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关 2.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教法学法讲述、讨论与探究相结合;归纳总结资料,运用数学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用数学方法推算。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提出问题:DNA 等同于基因吗引发思考 阅读 55 页资料分析,填写下面表格 *材料一:大肠杆菌是生活在人体和动物肠道中的通过几则资料,小组讨基 因与DNA的 关系一种细菌。拟核是原核生物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中没有染色体,材料里面提到的 DNA 分子是拟核中的环状 DNA 分子。 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材料二:这种海蜇因为拥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因此能够合成一种绿色荧光蛋白,而这种绿色荧光蛋白可以使海蜇发出绿色荧光。转基因实验过后,小鼠获得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自身就可以发光了。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基因是特定的 DNA 片段,可以切除,可以拼接到其他生物的 DNA 上去,从而获得某种性状的表达。*材料三: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碱基总数的 2%。 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材料四:在小鼠中,HMGIC 基因则与肥胖直接相关,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和三得出:基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