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老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老师需要心理学?心理学又能带给老师怎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翻开了此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明白了,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我们老师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要想真正搞好教学,首先就要了解、懂得心理学,就要掌握、应用好心理学。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也明白这样的理念:只有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才最有效。但是老师的指导性、启迪性、激励性作用更为重要,它们是学生学得好、学得有信心的关键。那么怎么才能发挥我们老师的指导性、启迪性、激励性作用呢?这是许许多多老师们心中存在的疑惑和不断思考的难题,特别是在我们学校实行了“4+1”教学模式之后,老师的这种能力显得尤为地重要。 在《老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这本书中分四个篇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了老师为什么需要心理学和如何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第一篇章,老师自身最需要的心理学。该篇章主要阐述了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老师你是否能够善于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自我激励、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呢?老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老师的心理和技艺谁重要?第二篇章,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该篇章深化地探讨了老师最关怀的有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再到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再到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三篇章,老师教学最需要的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化细致的讲述。第四篇章,老师课堂管理最需要的心理学。 结合“4+1 课堂教学模式”我重点阅读了第三篇章,老师教学最需要的心理学。不可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进展。Why?书中给予了我们答案,作者认为是我们老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老师教学的准备策略或技术的问题。什么是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准备策略实质上是要求我们老师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知识的目标,一个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其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是重点。因此“准备”过程中重要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由此看来我们学校提出的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做法是符合心理学的。对于目标的确立文中给予了几点建议,1、目标的设计要简练概况,便于理解和记忆。2、目标的表述要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