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儿童诗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朗诵的作用,能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朗诵技能对于幼儿老师的作用。2、掌握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内容与要求,能尝试运用朗诵的技巧朗诵 1-2 首儿童诗歌,使诗歌的表达生动、形象、有节律。教学重点:懂得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朗诵的技巧来分析处理儿童诗歌作品,朗诵诗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首儿童诗歌卡片教学实施策略:1、让学生通过对比老师与学生朗诵《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发现老师的朗诵与与学生朗诵的不同,从而认识到朗诵的作用。2、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要求,并让学生再次朗诵《小熊过桥》,巩固对朗诵技巧的重音、停顿、语音、语速等内容的认知。3、引导尝试运用朗诵技巧来朗诵儿童诗歌,并要求学生说出运用了什么技巧,进一步检测学生对朗诵技巧的掌握情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起尝试兴趣1、老师讲述儿童诗歌的概念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韵体作品的统称。包括儿歌、儿童诗、绕口令、谜语和浅显的古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精炼、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易懂易记,适合幼儿朗诵。2、学生以自己的朗读经验和对诗歌的理解尝试朗诵。(播放幻灯片 2《小熊过桥》的儿歌)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儿童诗歌《小熊过桥》请同学们尝试朗诵一下:(请2名同学朗诵、全班朗诵一次)3、老师示范朗诵,请学生对比、评议。师:请同学们评议一下你们的朗诵和老师的朗诵有什么不同(学生议论,发言)4、老师小结,导入课题:通过对比老师和同学们的朗诵,大家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老师在朗诵诗运用了朗诵的技巧。这节课,大家将要学习朗诵儿童诗歌技能的技巧。(播放 3《教学内容》)二、老师出示尝试题,学生完成尝试题:朗诵的作用。1、布置阅读任务:阅读教材 P140,与同桌讨论:朗诵有哪些作用结合专业特点说说学会朗诵对于幼儿老师来说有什么作用。2、学生讨论,沟通,表达。(请 3-4 名学生回答)3、老师小结:朗诵,就是带角色感的诵读。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作品的再创作。幼儿老师老师掌握朗诵技巧,可以使言语的表达更加清楚、生动,说出来的话幼儿更加容易听懂。把儿童诗歌朗诵得有声有色,使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利于幼儿学好普通话,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言语表现力。三、老师讲解朗诵的技巧,并作朗诵示范。(播放幻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