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活动案例《论语》教学活动案例一教学目标: 1.积累“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翻译十则名言警句,深化理解其内涵。 3.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目标 1、2。 教学难点:目标 2。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日是 9 月 23 日,再有 5 天就是一个“圣人”2562 周年华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很多人去山东省曲阜 fù 市“朝圣”!这个圣人是谁呢?(ppt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日我们在成都狮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 10 课《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 2562 年。(PPT2:“论语”。)学习该课的目标是(PPT3:“展标”。齐读目标。) 二、诵读课文 学生齐读;正音。 三、直译、理解(弄清每一则谈的主要是哪个方面。板: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随机 PPT4:“直译理解”) 第一、二则:抽生解释红色的字并直译;抽生推断每句谈的各是哪个方面。 第三则:抽生解释、直译后强调“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则:抽生解释、直译。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则:抽生解释、直译。思考为什么把两则合在一起解释翻译。 第八则:抽生解释、直译。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关系。理解“仁以为”。 第九则:抽生解释、直译。启发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处于乱世,君子能坚守道义,洁身自好。 第十则:抽生解释、直译。启发学生理解正面阐释“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与反面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读 1.把文中的成语找出来。 2.把自己最喜爱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读课文(男、女轮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围绕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获的是什么? 2.自己过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办?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积累相关的成语、格言、警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并把它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和修养,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对孔子的纪念!《论语》教学活动案例二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育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