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第一课时目标: 1. 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 4 个生字。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 正确、端正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梳理写这一类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 3. 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越 越 ”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奇妙多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猜谜语。(板书课题。) 二、识记生字,初读文本。 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阶梯式的学习过程,从易到难的,即按字----词----句----篇的顺序教读。 1、你认为比较难读的是哪个字?你带大家读带有生字的词。老师出示词语卡片,多种形式读。 2、指导读好轻声“压下来、垂下来”。 3、词语回到句子里,多种形式读。 4、理解“压下来、垂下来”的意思,并能准确运用。 5、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6、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板书: 雷雨前 雷雨 中 雷雨 后) (1-3) (4-6) (7、8) 三、读说结合,感受变化。 1. 一说雷雨前: (1)自由读 1-3 自然段,想象雷雨前景象的变化。 (2)播放第一、二、三自然段动画,一起练习运用“越 越”说清楚雷雨前景象的变化。 (3)齐读雷雨前的句子,感受变化。 2. 二读雷雨中: (1)播放雷雨中的动画,同桌说说雷雨中的变化,用上“越 越 ”。 (2)练习把雷雨中景象的变化说明白。 (3)齐读 4—6 自然段。 (4)指导读好句子。 重点指导: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3. 三品雷雨后。 (1)播放动画录音朗读,说清楚雷雨后景象的变化。 (2)抓住景物感受美景。 (3)多种形式读 7-8 自然段。 四、梳理规律,运用方法,自主写字。 1. 梳理规律,共同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挑战左右结构这一类字。 (2)自主提示,引导梳理写一类字的规律。 (3)结合规律师生合作范写、自主书写,评价。 2. 运用规律,独立写字。 (1)运用规律,独立书写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