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地理学教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20分) 1、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门科学,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 3、天然环境: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环境。如森林和原始森林。 4、人为环境:是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如城市环境、农田环境。 5、海陆起伏曲线: 为形象的表示地球上的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的曲线。 6、辐射平衡: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相等时的状态。(把地面指导大气上界当作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P.68) 7、天气与气候: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8、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9、锋与锋面: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峰,也可以将峰看做两个气团的界面,故又称为峰面。P.99(关键是两侧气团气象要素的差异) 10、河流、水系和流域: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在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低洼流动;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就是它的流域(P.150)。 2 1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P.207) 12、黄土与黄土地貌: 黄土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颜色灰黄、棕黄、或棕黄。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主要有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 1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