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案例对比得到的感悟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的“语文园地”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进行梳理、整合、巩固的;但是“语文园地”更像一个语文学习的乐园,其中的“我的发现”“读读记记”“展示台” “趣味语文”等栏目更像是学习乐园中的一个个活动项目。因而,我们教学时既要注意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形成,也要注重在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培育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实践这样的编排思想呢?我们先看两个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片段──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 师出示三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 “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师:大家读后发现了什么吗?(生茫然) 师(追问):小朋友看看三句话有什么不同呢? 生甲:我发现三个句子都是小男孩说的话。 师:你说的是相同点,我是在问哪些不同?(生茫然无人举手) 师:大家注意看啊,这三个句子引用人物说话提示语的位置不同,第一个句子的提示语在前面,第二个句子的提示语在后面,第三个句子的提示语在句子的中间。(换彩色粉笔标注三个提示语后面的标点)大家看,提示语在前面时,该打冒号;在后面时,该打句号;在中间时,提示语后面该打逗号(用红粉笔把这个逗号画得特别大),千万不要打成冒号啊!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用这三种形式写几个描写对话的句子呢?(生齐答:能!生写。学生情绪低落,面带难色,反馈发现错误很多) 案例二: 师出示三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师(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小朋友,我读了这三个句子,发现三个句子都是写人物对话的,我还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甲:我发现每个人物对话结束后都打了句号,还有的打叹号。 生乙:我发现第一句和第二句的男孩都说了一句话,而第三个句子里的小男孩说了两句话。 生丙:我发现前面两个句子引用人物说话的提示语都用了“某某说”,而第三个句子没有用。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第三句引用人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