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机实验思考题解析 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P56-60) 思考题P.60 (1),(2),(3)题。 (1)如何验证两种熔点相近的物质是否为同一种物质? 答: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的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 (2)熔点毛细管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答:不可以。 (3)测溶点时,如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①溶点管太厚 ②溶点管不干净 ③ 样品未完全 干燥或含有杂质 ④样品研得不细⑤ 样品装得不紧密 ⑥加热太快 ⑦ 样品装得太多 ⑧读数太慢 答:①溶点管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②溶点管不干净 ,能产生4-10 ℃的误差。③ 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④样品研得不细,会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⑤ 样品装得不紧密,会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⑥ 加热太快,熔点偏高。⑦ 样品装得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⑧读数太慢,熔点偏高。 实验二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P78-81) 思考题P.81(1),(2),(3)题。 (1)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偏高和偏低,馏出液的速度太慢或太快,对沸点的读数有何影响? 答:沸点的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2)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受潮分解、易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答: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必须选择无明火操作的热浴;尾气通入下水道,收集瓶放在水浴或冰水浴中。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受潮分解,可在收集瓶中预先加入干燥剂。 (3)蒸馏时为什么要加沸石,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未加入沸石,应该怎样处理? 答:蒸馏过程中上升的气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将液体冲出瓶外,这种不正常的沸腾称为“暴沸”。为了防止在蒸馏过程中的“暴沸”现象,常加入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以引入汽化中心,产生平稳沸腾。当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时,千万不能匆忙加入沸石,会引起猛烈的暴沸,液体易冲出瓶口。应该移去热源,使液体冷却至沸点以下后才能加入。若沸腾中途停止过,后来需要继续蒸馏,必须在加热前补加新的沸石,因为起初加入的沸石在受热时逐出了部分空气,在冷却时吸进了液体,因而可能已经失效。 2 实验三 乙酰苯胺重结晶、用 70%乙醇重结晶萘(P69-75) 思考题 P.74 (1),(2),(3),(4),(5),(6),(7)题。 (1)如何选择重结晶溶剂?加热溶解样品时,为什么先加入比计算量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