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关于生本课堂的操作流程1、设计要“好学”,70%的知识可以学会; 2、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看书,查资料,但不可讨论; 3、完成的质量要高: ·给出具体的解答给出,答案; ·对于概念要深化理解,内涵?外延?注意点? ·对具体题目要有方法总结,关键点?重点?注意点?类题?变式? ·要为小组展示,全班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不会的地方,要用红笔写出疑惑,在对学、组学中要展示沟通。 批改: 1、老师批大组长,大组长批小组长,小组长批组员,做到每人批 4-5 人,不要多; 2、答案由老师提供; 3、不要小组交换批改,以便组内了解情况; 4、每组批改作业的学生要统计错题,交给组长,组长向大组长汇报,以便抽查时有准备; 二、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 10 分钟——15 分钟讨论(课件也可以展开讨论,自习课,晚自修不允许讨论),先对学,后组内展示可以解决 90%的问题了; 2、组内展示主要沟通自学后存在的疑惑,遇到的困难,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3、小组长主持,并维持纪律,大组长监督所负责的小组的讨论情况; 4、老师巡回,并参加有困难的小组的讨论,并要及时了解各组存在的问题; 5、组长要把本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记在“问题卡”上,交给大组长,再交给老师,给全班讨论; 6、小组准备好对其他组的发问、质疑;找好类题,等; 7、小组长分配任务,由谁上台展示,还是由几个人一块展示;好生教会差生,让差生展示; 8、小组讨论的形式? 三、形式上台展示 展示什么内容?前置作业上的所有内容均要展示吗? 1、展示要根据顺序: 新课: 基础知识展示——例一展示(延伸,拓展,总结归纳)——例二展示—— 习题课: 基础展示归纳(可让学生课前归纳,课上展示)——典型题目展示—— (题目可以由老师出,也可以由学生出) 2、展示按层次 第一步:展示错题,分析错因, 第二步:展示正确的解答,要讲出思维过程; 第三步:展示有特色的有创新性质的解法, 第四步:给出类题,或给出一般规律的总结, 3、谁来展示? 男生让女生;好生让差生;每组只能展示一次(无人展示时,可以展示多次); 要不要把问题预先分给小组?没必要。 4、展示正确表扬,加分,展示错误要扣分,展示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举升质疑,但不能提示; 5、若无人展示,可以宣布展示错误不扣分,可师生共探; 6、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象老师那样,进行分析,讲出重点,难点,关键点, 7、展示后,师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