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反思总结丰碑反思总结篇 1 在本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作为徒弟执教了这一课。众所周知: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个体验的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更要强调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由于时代的久远,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恶劣。因此,走进人物内心去体验人物情感,是本文的一大难点。我在教学《丰碑》时,通过学生感情真挚的朗读、深刻的感悟和晶莹的泪花,可以看出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学生大致了解了主要内容后,我从引导学生体会将军的情感变化入手。先让他们找出将军表情变化的句子,并试着读。然后指名学生读,并以采访的形式来进行询问,从而达到体会人物情感的目的。比如有学生读到:“忽然,他转过脸来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我就以采访的形式问:“将军,你为何如此生气?”读书的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三言两语就说出了原因:军需处长太不像话了,不给老战士发棉衣,害他活活冻死,太可气了,太不负责任了,这样的人不配当军需处长,要撤职!看,他俨然就是将军了。我再用同样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了将军其它的表情变化,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学习,能够站在将军的立场上去体会,这部分学得相当到位。丰碑反思总结篇 2 在学习军需处长牺牲那一部分时,我相机出示了图片:军需处长背靠着大树,左手微微向前伸,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此部分教学,我充分发挥了图片的作用,让学生从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情、衣着上去体会,并走进他的内心体会他临终前的心里活动。在这样的体会过程中,一个舍己为人,一个克己奉公,一个奉公职守的军需处长形象就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还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在学习军需处长牺牲的那部分,提的问题过细,有点迂回,学生谈体会不是很深刻,虽说体会到了军需处长品质的高尚,但与我心中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语文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中,我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也给自己心中的语文上了一节课。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光充分准备还不够,还要有灵活的机制,要顺学而导,这“导”还真是一门学问呢!丰碑反思总结篇 3 《丰碑》是鄂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