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育格言诠释录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别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 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了,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 ——于永正 【教育案例】 下面是学生升入四年级时于老师上的第一节作文课。 “同学们,今日,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 于老师用彩笔勾勒出一幅图。 “他叫四毛,是三毛的弟弟。” 学生哈哈大笑。 “请比较一下,四毛和三毛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很热烈,因为每个学生都对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了如指掌。比较完了,于老师说:“四毛在班里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可是有个毛病——马虎;还有,好耍小聪慧。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于老师擦掉第一幅图,另画一图。 学生们饶有兴趣看着,会心地笑了。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说说?” 发言争先恐后,大家一致认为四毛是把卷子倒过来给家长看的。于老师引导讨论:四毛为什么只考了 66 分?是谁让他把卷子拿给家长看的?到了家,结果又是如何?讨论完了,于老师又让孩子们把想象的前因后果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出来。学生津津有味地看,津津有味地说,津津有味地演,津津有味地写。 又一个学期的第一节作文课开始了。于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四毛练武图。 学生们熟悉的四毛又出现了,课堂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人人争着说图意。 接着于老师一一出示了两幅图。 “可是,加到第四块砖头的时候,四毛捂着屁股喊了一声:‘别加了!’大家猜猜,他为什么不让加了呢?”于老师出示了第四幅图,但四毛的后半身被纸盖了起来。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猜,谁也没猜对。 于老师把纸一揭—— 原来四毛的裤子裂开了缝,露出了白屁股!全体学生捧腹大笑。 “写吧,”于老师说,“题目就叫《四毛趣事》。” 学生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教育格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于永正 【教育案例】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同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日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