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得揭不开锅到理财初见成效 潜水了许久,期间从各位朋友的帖子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经验,有时也有些冲动,想在论坛上说上两句,但最终还是没有动手。但无论怎样,始终觉得“送人玖瑰,手有余香〞是对的,所以尽管自己目前还不是理财 (资讯,论坛,产品) 领域上的成功者,但认为自己前期的一些境况以及后来的一些理财感悟,可能会对类似遭遇者有点启发,所以就不揣冒昧,在此罗嗦两句了。 时间当从 1998 年说起,这一年,我中专毕业。这个中专值得说道一下,其实我自小读书还是蛮厉害的,之所以不选择走报考大学的路,是由于来自于农村,自小懂得体谅父母,想早点出来工作以减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的供读压力的缘故,况且在 1994 年我读初三时中专还是很热门的学校,包分配嘛〔当时的流行语都这么说〕,所以当时作为县重点中学里的尖子生的我在初中毕业后就进了这个中专学校读书〔四年制的市场营销专业〕。一晃四年后,中专毕业,谁知道此时不包分配了,可怜的 78 年生人,此时又成为了改革的试验品。 但我依旧踌躇满志,像读中专的第一天起那样,信任凭借自己的双手,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明天。我通过自己在一家私营公司实习期间的的努力表现,得以毕业后就直接被接收在该公司上班,在 98、99 年及 2000 年的上半年的山水甲天下桂林,在我的同班同学普遍工资还在 400-600 元之间的时候,我已是月入 1500 元了,但那时的我,根本没有任何理财概念,是个十足不扣的“月光族〞。当时每月的 1500 元我是这么花的,房租 120元〔单间配套挺不错的,那时的房租真是低〕,伙食在单位食堂开,每月 260 元左右,寄给父母 500 元/月,其余的 6、700 元不是请同学们吃饭就是自己胡花光了〔现想想真后悔,那时在桂林很好的地段的房价才是 1200 元左右每平方米,假如自己有理财意识一点,那时至少可以给现在积下一套小两房吧......啊呃,流口水中)当然,在此期间,我最有价值的一项投资是自己出钱报考了自考本科〔自考大专我在读中专时就参加啦,根本上是中专毕业的同时大专也毕业〕。 到了 2000 年下半年,公司经营状况出了问题,老板因在外欠债公司生产线被法院查封,由此,我们都踏入了失业大军的队伍。但我认为公司的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所以在一个师弟〔是另一个厂的同行〕的撺兜下,两人一拍即合,委托其他厂家代为生产产品,但用我原公司的商标,即所谓“贴牌〞,此事很快我们就操作成功,本以为从此自己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