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范围以膈为顶,下至骨盆,前面及侧面为腹壁,下至耻骨联合和腹股沟,后面为脊柱及腰肌。其内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部分生殖系统及脾和肾上腺等。由于腹腔脏器很多,且又互相交错重叠,故体检时正常脏器部分与异常肿块容易混淆,因此需要认真检查及辨别。腹部体检中以触诊为主,尤以脏器触诊最为重要。不论任何现代化的特别检查方法,目前尚无法代替医生的体检。因此,在腹部疾病的诊断中,腹部体检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为了准确描述和记录脏器及病变的位置,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和分区及其内在脏器十分必要。现将常用分区及标志介绍如下:一、腹部体表标志腹部前面体表标志1.胸骨剑突。2.肋弓下缘 肋弓系由第 8~10 肋软骨构成,其下缘为体表腹部上界,常用于腹部分区及肝脾测量。3.腹上角 为两侧肋弓的交角,剑突根部,用于推断体型及肝测量。4.脐 为腹部中心,位于 3~4 腰椎之间,为腹部四区分法及腰椎穿刺的标志。5.髂前上棘 髂嵴前方突出点,为九区分法标志及常用骨髓穿刺部位。6.腹直肌外缘 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常用做手术切口位置,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为胆囊点。7.腹中线(腹白线) 前腹壁上两腹直肌间的腱性正中线,由三种扁平腹肌腱膜的交叉纤维构成。为前正中线的延续,为四区分法的垂直线,此处易有白线疝。8.腹股沟韧带 两侧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部体表的下界,此处为寻找股动、静脉标志,并为腹股沟疝的通过部位(腹股沟管或腹股沟三角)。9.脊肋角背部两侧第 12 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肾叩痛位置。脊肋角10.腹直肌腱划 在腹直肌表面可见到数条横沟即为腱划的体表投影。有 3 条:脐部正中线两侧、剑突与脐之间正中线之两侧、与剑突尖平齐之正中线两侧。11.第 12 肋骨。 二、腹部分区(abdominal areas)依据腹部自然标志及若干人为画线将腹部分为几个区域。常用的是九区法和四区法。1.九区法 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的九区,上面的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面的水平线为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是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腹部体表分区九区法各区的脏器分布情况如下:(1)右上腹部(右季肋部,right hypochondrial region)肝右叶、胆囊、结肠右曲、右肾、右肾上腺。(2)左上腹部(左季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