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掌握现场安全生产动态,对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止,并及时纠正和改正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制定本制度。二、一般规定1. 安全检查是指工程参建单位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活动和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常规检查、监视和测量活动,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检查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连续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2. 安全检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生产秩序,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措施,进行安全检查要坚持平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制度化、法律规范化、常态化。3. 安全检查的重要形式有定期安全检查、常常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等。4. 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应做到定人、定期间、定措施。5. 项目部应根据交通运送部《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施工场地”考核评价工作的告知》(交质监发〔2025〕679 号)规定,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三、安全检查方式及内容1. 定期安全检查(1)开展安全检查时,应由项目经理或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或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牵头组织检查;(2)项目部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每月月末进行;(3)施工班组应在每日对施工生产进行检查。2. 常常性安全检查(1)检查应由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适时安排;(2)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针对当天作业分布情况,重点检查安全生产关键部位和事故易发环节。(3)常常性安全检查应覆盖施工全过程。3. 专项安全检查(1)特别气候条件下专项安全检查,涉及雨(雷)季、大风(台风)、汛期等;(2)节假日前后专项安全生产检查;(3)临时停工后复工前专项安全生产检查;(4)大型吊装前、大型结构体系转换前、特种设备、大型临时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专项安全生产检查;(5)对施工现场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专项安全生产检查;(6)根据上级规定进行的专项安全生产检查;(7)其它特别情况下专项安全生产检查;(8)专项检查由安全环保部组织,针对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采纳有针对性的检查,以发现并解决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 安全检查内容安全检查内容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开展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一般涉及:(1)内业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生产专项费用、风险评估、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