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管理知识一、平安生产方针是怎样形成1、平安生产方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方针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决定的,我们国家在解放初期,曾把毛泽东主席关于“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平安、健康的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假如只注意一个方面,忘记或稍加无视后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指示作为平安生产方针。毛泽东主席的这个指示,是根据建国初期时期,企业的领导对工人群众的平安健康漠不关怀,重视机器不重视人,抓生产不抓平安,私营企业只顾为了赚钱,不顾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平安。国营企业又缺乏管理经验、只抓生产、不注重平安,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劣劳动条件不改善,以致造成职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1950 年河南省义马洛李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 174 人死亡的特大伤亡事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作为典型进行严肃处理。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企业存在着重视机器不重视人,只抓生产、不抓平安的思想作风,在劳动部工作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平安、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假如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和稍加无视后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根据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在 1952 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会议上,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明确了平安与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即“平安生产〞。20 世纪 50 年代的平安生产方针是:“生产必须平安,平安为了生产〞、“管生产必须管平安〞。随着时代的开展,认识的提高,进入 60 年代后,特别是在总结了“左〞的思想错误后,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的经济开展迅速,其平安方针是:“生产必须平安,平安促进生产〞。到了 70 年代,平安方针是:“平安第一〞。1979 年航空工业率先提出了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985 年 1 月 3 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平安生产委员会,正式确定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的平安生产方针。后来这个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公认。各级政府、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及各工业生产、根本建设、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企业领导和职工,在组织、指挥、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平安生产方针。这个方针既是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开展的根本保证、又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必要条件,也是党和国家关怀人民群众、保护劳动者的具体表达。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平安生产〞方针是完全正确的。2、平安生产是指在劳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