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死刑制度的理性思考

关于死刑制度的理性思考_第1页
1/9
关于死刑制度的理性思考_第2页
2/9
关于死刑制度的理性思考_第3页
3/9
关于死刑制度的理性思考刑罚之极,莫过死刑。死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内容的最为严厉的刑罚。死刑渊于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等习惯,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今日的死刑,只是这种复仇的文明形式。〞心死刑伴随着国家和法律的产生而同时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刑种之一。死刑的历史己延续达数千年之久,在人类刑罚史上一直占据了刑罚体系的主导地位,甚至有时死刑成为“刑〞之代名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死刑作为一种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重要刑罚,涉及面很广,执行的方式繁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镇压和威慑反对者,统治者把死刑的残酷性开展到了极至。先后出现了异常残忍的死刑方式。残酷的死刑对统治者的残暴统治起到了维护作用,也丧失了起码的人道。从目前来看,在国际社会中,刑罚走向轻缓,死刑趋于废止,根本上已成大势。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开展状况和法律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对死刑的态度不同,而对死刑的态度不同又直接造成了各国的死刑制度不同。1 对中国现行死刑制度的考察 中国刑法中死刑制度的立法 坚持“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死刑政策是死刑立法的灵魂。“刑事政策既然是一种刑事政治,就需要政治家来展现他的勇气 死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多杀、少杀,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政治家要拿出他的政治勇气来。“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党和国家对待死刑的政策历来是:不废除死刑,但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 1979 年刑法典的死刑立法坚持“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限制适用死刑的政策在 1979 年刑法典总那么中得到了表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死刑适用范围上,1979 年刑法典第 43 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对死刑的适用对象从罪行的严重程度上作了限制。确立了对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原那么上不适用死刑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绝对不适用死刑的原那么。第二,严格限制死刑核准程度。1979 年刑法典第 43 条第二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三,将死缓制度加以保存,以控制死刑的实际适用。1979 年刑法典在总结过去司法实践中实行死缓制度的经验与缺乏的根底上,对死缓的性质、适用死缓的条件、死缓的推断或核准、死缓期满以后的处理、死缓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等等,都作了比较科学的规定。 1979 年刑法典公布后单行刑法的死刑立法19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死刑制度的理性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