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常见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总目录、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禽霍乱、鸭副伤寒、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鸭肉毒梭菌中毒、鸭葡萄球菌病、鸭曲霉菌病、鸭衣原体病、鸭吸虫病概述、鸭毛毕吸虫病、鸭绦虫病、鸭球虫病、鸭维生素缺乏症、鸭维生素、缺乏症、鸭维生素缺乏与钙磷代谢障碍、鸭硒缺乏症、鸭痛风、脂肪肝综合症、鸭有机磷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有机氟农药中毒、鸭痢特灵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鸭皮下气肿鸭瘟鸭瘟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粘膜有灰黄色坏死假膜或出血溃疡,泄殖腔粘膜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本病传播迅速,发病和死亡率都很高。―、病原本病病原为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该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热和干燥及普通消毒药都很敏感,°C 分钟、°C 分钟即可杀死;°C 室温下天仍有感染力;夏季阳光直射小时毒力消失。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二、流行病学情况:本病对不同品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成年鸭感染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产蛋母鸭。月龄以下雏鸭较少发病。在自然情况下,与病鸭密切接触的鹅也能感染发病,并可引起地区性流行。本病的传染源是病鸭,潜伏期感染鸭和病愈后带毒鸭(至少带毒个月)。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生殖道、眼结膜和呼吸道都可传染;吸血昆虫、针头也可成为传播媒介。因此,健康鸭与病鸭混牧,或在水中相遇,或放牧时通过病区,都可发生感染。被病鸭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新的易感鸭群到达污染水土域往往造成鸭瘟的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春夏之际和秋天购销旺季流行严重。本病流行过程较为缓慢,一天开始,一天大批发病,流行期可达一个月或更长。三、症状与病变:本病潜伏期一天,病初病鸭精神萎顿,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体温升高达°C 以上,高热稽留。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而静卧,并且不愿下水。病鸭的一个特征性症状是流泪和眼睑水肿,病初为浆液性分泌物,沾湿周围羽毛;之后变粘脓性,粘住上下眼睑不能张开。眼睑水肿或翻于眼眶外,眼结膜有充血、出血甚至溃疡。部分病例见有头颈肿胀,俗称“大头瘟”。鼻腔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发生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污并结块,泄殖腔粘膜可因水肿而外翻,可见粘膜表面特征性假膜。病后期体温下降,病鸭极度衰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