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_第1页
1/10
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_第2页
2/10
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_第3页
3/10
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摘 要】目的了解高州市石鼓镇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主观感受和对健康的需求, 比较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 方法对当地 58 名留守老人与 54 名非留守老人, 调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与生活环境三个方面, 给予评分, 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老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处于偏差水平。更多的留守老人仍在工作,而且他们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居住环境较差,不过却具有更好的家庭生活、经济、社会联系及心理状况;而婚姻状况不是很好的非留守老人具有更良好的健康状况与饮食情况,其他方面却比较差。 结论在讨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时, 除了考虑其生活状况和保健需求外, 精神心理方面不容忽视。 【关键词】留守老人;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 QOL 1 引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阶段,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的同时衍生出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庞大的留守群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 1.2亿,其中跨省流动 4242 万人。而据 2024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流动人口为 1.47 亿,较 2000 年增幅为2.05%。其中跨省流动人口 4779 万人,增幅达 12.66%。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相当多的农村老年夫妇和独居老人成为事实上的留守老人。根据“五普”资料推算,我国 2000 年 60 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大约有 1800 万人(性别比为 88)。[4] 高州市石鼓镇的留守老人问题更为突出。石鼓镇白沙村有 150 多人,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几乎每家都有人出外打工,近年更是每户都有 1-2 个人在外打工挣钱,多的有4-5 个。村中只留一些老人、小孩及小部分农户务农,被人称为“打工村”。 跟子女的长期分离,留守老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质量(QOL)与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的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常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3]同时,农业生产、照看孙辈、人情往来等重负都压到了留守老人身上,导致很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 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简称讨论, 有助于了解老年人对健康包括生理、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