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运行机制学习材料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环节,江泽民同志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足以说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社会实践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风、政风学风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不良风气,已成为干部群众倍加关注和十分敏感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委政府的诚信和党政领导的威信,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导致了在基层做个清官难、管理干部难、推动工作难、凝聚人心难。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源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一些地方领导决策不民主、执法办事不公、工作作风漂移、干部形象受损、贫困差距拉大、利益分配失衡等诸多矛盾交织。因此,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注重抓好党性、党风和党纪教育。即抓党性应重在宗旨教育;抓党风应重在治理风气;抓廉政勤政应重在健全法律规范制度;抓作风应重在执行纪律;抓党纪应重在惩教结合。针对农村工作实际、工作领域和工作环境的特别性,积极探究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新途径,对加快镇域经济进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已显得刻不容缓。对此,笔者结合阳溪实际,提出不断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探究与思考。 一、不断完善干部理论学习机制。身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为积极酝造学习的良好氛围,保持勤学理论知识、深学专业知识、学方法经验常态化。为此,我们确定了每月开展两次中心组集中学习,每月进行一次经验沟通,每月开展一次由基层干部做指定专题的辅导报告,并均进行闭卷测试,真正起到学有所思、所悟、所获的目的。 二、不断探究议事机制。建立议事机制,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强化民主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增强民主决策的透明度,镇将于每年第一季度召开议事会,按三个三分之一的原则,民主推选议事会成员,即国家干部占三分之一,村组干部占三分之一,农村党代表和人民代表占三分之一,合理确定议事会规模,制定议事会职责制度,事前告知议事会议题,公示议事会议事结果,对议事会成员针对议题提出的思路、措施及办法被采纳的,作为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为发挥议事会的职能作用,坚持“三个优先”,即议事会成员优先进展入党、优先作为后备干部培育、优先进入社会自我管理组织。由党政班子成员主持召开片区议事会,实现领导干部主动到基层,诚心见议事员、贴心问群众,吸纳最真实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