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案例_《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特色探析 摘要:《南方周末》素来以其深度报道著称。多年来的探究与实践使深度报道的写作手法逐渐成熟与稳定并形成一大特色。时间或逻辑的结构,从点到线的报道维度以及富有思辨色彩和理论追求的语言在其报道中成为区别它报的亮点为受众所接受。通过此次讨论与梳理希望为深度报道的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关键词: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 国庆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4)18- 一、结构上,以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建构全篇 在“资治通鉴”专题里,作者运用时间结构布局,按时间顺序梳理回顾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六十年治世历程,标志性事件被凸显出来以惊醒世人:没有制约的权力,人民无论怎样辛勤制造,都无法满足它那黑洞般贪欲的胃口。所有积累起来的文明终将会被权力的病毒侵袭,成为帝国坍塌的直接导火索。在 “国家机器”专题里,“军队 国家动用军队的六大时刻”这篇文章,同样运用了时间结构,事件与时间组合成为文章的小标题并缀连成篇,“1949 年:接管政权”、“ 1950 年:朝鲜战争”、“ ‘文革’:军管”、“ 1976 年:逮捕‘四人帮’”、“ 1979 年:对越自卫还击战”、“ 新时期:救灾与维稳”。阅读国庆其它报道,用时间结构全篇的手法随处可见。 除时间结构外,逻辑结构也是《南方周末》常常运用的手法。如“平治之世,不测之忧”这篇报道,制造悬念、提出疑问、过渡、因果联系等逻辑手法并用,使报道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唐高宗李治, 体弱多病,不理朝政人所共知,加上武后雄才伟略,使一些善于奔竞的官员竞相追捧天后,这样的政治环境在经历过太祖的沉毅果敢,太宗的雄才大略之后,恐怕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样的问题,“祖上的英明雄姿为什么在当今圣上身上依稀难寻?” 这样的疑问不仅给当时的人们以思考,在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我们必定也不无寻思并同时反思我们当今的政治机制与社会运行。在寻找社会进展的根源时,作者通过一个社会进展的三四十年的瓶颈理论顺利实现了文章的过渡,环环相扣,不留痕迹。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太宗勤政克己迎来了大唐进展的高峰――贞观之治。作者在叙述这一进展时运用因果联系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使人不读不快。 专题的其它文章结构也无不如此:时间结构或者是逻辑进展的结构抑或两者兼有。这样的结构对于《南方周末》这样的周刊来说,符合其“后发制人”的运作理念,紧抓一个问题进行深化的解读和分析,时间或逻辑结构是最合适的选择,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