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一、人力资源的根本概念(一) 各类资源的概念1、自然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森林、矿藏等。2、资本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经过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如资金、机器、厂房、设备等。3、信息资源:指对生产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的事物描述的符号集合。前两种资源具有明显的独占性;而信息资源那么具有共享性。4、人力资源:理解和阐释存在差异。〔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不同理解广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狭义上看,存在假设干定义: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社会开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2、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3、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为社会制造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为社会提供劳动和效劳的人。4、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我们的理解:抽象地说,人力资源就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中所蕴涵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具体说来,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它是生产活动中最活泼的因素,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三〕人力资源的构成与特征1、人力资源的构成根据我们的理解,人力资源由 8 局部人口组成〔见图表 1—1 所示〕。0 16 男 60 女 55少年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老年人口 ② 未成年就业人口病残人口③ 老年就业人口 ⑤就学人口⑥现役军人⑦ 家务劳动人口⑧其他人口④ 求业人口① 适龄就业人口图表 1—1:人力资源的构成〔1〕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社会劳动人口,即“适龄就业人口〞;〔2〕尚未到达劳动年龄实际已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业人口〞;〔3〕已经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实际仍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人口〞;以上几局部相加为人力资源主体,亦称“就业人口〞。〔4〕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有能力有愿望参加社会劳动,但是实际上并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亦称“求业人口〞;〔5〕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就学人口;〔6〕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之内的现役军人;〔7〕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家务劳动人口;〔8〕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其他人口。上述四局部人口,由于未构成现实社会的劳动力供给,故可称之为“潜在人力资源〞。2、人力资源的特征〔1〕生成过程的时代性;〔2〕存在过程的能动性;〔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4〕开发过程的持续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