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1. 目的:准确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2. 范围:针对所有院内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3. 定义:跌倒是指非预期情况下,患者身体的某部分接触到地面或其他低处。4. 权责4.1 门急诊医护人员:就诊时做好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患者及家属防跌倒宣教;对高危者做好警示标识。4.2 病区医护人员:做好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再评估及防跌倒宣教;对高危者做好警示标识。4.3 患者家属:配合落实跌倒防范措施。4.4 后勤保障部门:负责患者活动场所有防跌倒设施及警示标识;督查、监管后勤、保洁人员相关工作职责落实情况。4.5 保洁人员:保持患者活动场所地面干燥,通道无障碍物。5. 制度内容5.1 跌倒的风险评估:本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住院成人、儿童均需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5.1.1 门诊、急诊患者的风险评估5.1.1.1 门诊、急诊患者由预检护士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根据《门急诊患者跌倒危险因子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勾选 1 个及以上项目表示为高危跌倒患者。评估结果需在门、急诊病历中记录。5.1.2 患者主诉头晕、眩晕;使用轮椅、平车、拐杖、手校、助行器或扶墙行走、步态不稳、新生儿、年龄<6 岁儿童、265 岁患者;24 小时内使用药物如:镇静安眠、利尿剂、降压药、麻醉止痛剂、泻剂、散瞳剂中任何一种药物均为跌倒高风险人群。如为跌倒高风险人群,在左肩部有“小心跌倒”标识,并及时给予预防跌倒健康宣教。5.1.2 住院成人患者的风险评估:住院患者根据《Morse 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总分 245 分为高危跌倒患者。5.1.2.1 对新入院、转科患者均进行风险评估,班内完成并记录。5.12.2 住院高危跌倒患者每日进行评估并记录,<45 分住院患者每周进行 1 次评估并记录。在手术/麻醉/中深度镇静后、意识改变、低血糖、低血压、特殊治疗或检查(血透、无痛内镜等)、使用易跌倒风险药品或者发生跌倒时、跌倒危险因子项目发生改变时,及时再评估并记录。5.1.3 住院儿童患者的评估:14 周岁以下儿童患者,根据《儿童跌倒(HDFS)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总分大于等于 12 分为髙危跌倒患者,每日进行评估并记录;总分小于 12 分住院儿童患者每周进行 1 评估并记录。在手术/麻醉/中深度镇静后、意识改变、惊厥、低血糖、低血压、特殊治疗或检查(血透、无痛内镜等)、使用易致跌倒风险药物或者发生跌倒时、跌倒危险因子项目发生改变时,及时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