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参考第一篇:古诗两首教案参考_1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 这一课共编排了两首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一诗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诗人写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全组诗共七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单独漫步 寻花的全过程。诗的题目是“寻花”,全诗围围着花景来写。前两句写花,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这不同角度写,使人印象深刻,不觉得重复。后两句写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非常漂亮,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菊花》一诗的是唐代诗人元稹。这是一首咏菊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行发出由衷的赞美。 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及新词。 2.能看解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支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请同学给大家背诵学过的古诗。 2.我们宏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人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还要把诗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深化到诗境中去悟情。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解题,介绍。. 1.请同学依据解释解题。(在江边单独一人一边漫步 ,一边赏花。) 2.师生沟通有关诗人的资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高峰。自幼好学,很有政治理想。漫游各地,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住在长安,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晚年离开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诗歌敢于大胆揭露社会冲突,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怜悯,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同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字眼)。 (“黄四娘”是谁?“自由”什么意思?“娇莺”什么意思等?) 2.分组互助学习,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自由”是指自由自由。“娇莺”是指黄莺娇柔的歌喉。) 3.师生共同商量,理解诗意。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两句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