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李政涛讲课收获和感受

听李政涛讲课收获和感受_第1页
1/6
听李政涛讲课收获和感受_第2页
2/6
听李政涛讲课收获和感受_第3页
3/6
听李政涛讲课收获和感受参加完南京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答辩,匆匆赶到镇江参加特后班培训。下午赶上听李政涛教授的课《“新基础教育”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周园长告诉我,这几天来最高档次的课你赶上了。听了,才知道,课讲得确实叫个好,不愧是教育长江学者的课。 喜爱他做“实”过程的“九步教研”的分享。立足解决某问题的专题性上课,教研小组组长关于问题讨论目标、方法、过程、分工、成效及困惑等的专题性报告执教老师的专题性说课,组内同事的专题性评课,旁观者的提问质疑,团队的回应,集体评课,执教者的二度反思教学重建。我们也常常组织园本教研,却没有带着问题上课,更没有上课前小组成员把问题当课题讨论后的详细报告,没有质疑提出后团队的回应与执教者的二度反思。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可要一试这“九步教研”。 喜爱他做“实”过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个细节”的介绍。细节 1,合作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育,并从同桌合作为训练起点。细节 2,分工,谁来主持、监督、记录、发言、补充发言……其育人价值是有分工才能有责任、有担当、有成长。细节 3,建立“弱者先说、强者概括总结”的规则。细节 4,发言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我们”,而不是“我”。细节 5,是评价反馈,评的不是发言的个人,是小组合作的力量,且有老师评、学生评、小组互评和自评。细节 6,是差异资源,即小组沟通、展示、介绍的是有别于别人的信息资源。细节 7,是组际互动沟通,即第一组发言后,老师要发出指令要求,即第二组要对第一组评价、补充、提问、质疑,而不是报幕式的沟通。细节 8,板书,老师要以动态生成的板书及时捕捉、提炼小组发言。细节 9,学生在倾听基础上以批注或笔记捕捉他人发言信息资源。细节 10、11、12,分别要体现年龄段特征、学科知识的特性、预设与生成。听着李教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个细节”的介绍时,我想,幼儿园的中大班也可以有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中班末期可以安排两两合作,到大班再进入三人、四人的小组合作学习。记得我模仿过一节特级老师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雨中的蘑菇》,吸引我去模仿的就是活动过程中老师安排的小组合作讨论的策略,每次来了新朋友要求到蘑菇下躲雨时,四个小朋友讨论蚂蚁可能的态度后推出发言人发言。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个细节”在幼儿园其实更适合老师的小组研讨活动我园每周一次的教学视频研讨,都是分年级组而坐,每组4-5 人,完全可以进行上述分工,且在小组沟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听李政涛讲课收获和感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