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侯祠的导游词大全合集 四川武侯祠的导游词 1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我们今日的目的地——武侯祠,请大家下车,我们依次排队进入景区。排队这个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好了,现在大家跟我我,我们一起进去。可以抬头看看这里的大门,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很多朋友又会问了,既然这里是祭祀刘备的庙宇,有为什么会叫武侯祠呢,启示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原来的名称了。 武侯祠里面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比如说三绝碑、二门、前后出师表、文臣武将廊,刘备殿,诸葛亮殿,然后还有桂和楼以及我们的刘备墓。同意听我讲解的朋友就跟我走,想要自己游览的朋友可以自由参观,我们 11 点 30 分在这个地方集合。 四川武侯祠的导游词 2 2024 年 12 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武侯祠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始建于 1938 年至 1942 年,400 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武侯祠的进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1953 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武侯祠东侧的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武侯祠,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现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 300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4000 余平方米,街道全长 550 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24 年 10 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 2024 年 1 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