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放飞学生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干枯的心田得到了滋润,生命的绿洲中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我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并做大做强了具有本校鲜亮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计划、有组织地诱导学生投身于洋溢着浓烈地方特色资源--银杏(又名白果)文化氛围的社会大课堂中,引领学生走上了一条主体的、开放的语文学习之路。 我校地处革命老区泰兴市黄桥镇的西北隅。泰兴素有“银杏之乡”之美誉。从数量上看,泰兴目前已拥有100多万株银杏,常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环境美化上看,银杏树雄姿英发坚韧挺拔,扇形的树叶、压弯枝头的累累果实绿黄相间,构成了一道奇特的亮丽的风景线;从质量上看,泰兴大白果的品种为大佛指,该品种果大、仁满、粒重、壳薄、浆足、味甘、耐贮藏;从用途上看,广泛应用于饮食、化工建筑、医学等等。如此多方面的资源特色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自身的潜能。精心设计一系列新颖有趣的与银杏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喜爱语文,学习语文。 一、活动情况 银杏受粉于春,成熟于秋。2001年10月,沉醉在浓浓丰收喜悦之中的我班全体学生,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一起策划、参加了首届班级“银杏艺术节”活动。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聚焦主题,明确要旨。首先公布活动内容:我们将围绕银杏这一大家熟知的乡土特产,举办一次艺术节活动。大家独立思考后,再在班上讨论:1.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文娱专场演出,采纳舞蹈、声乐、小品等,着力表现家乡人民对银杏的喜爱之情;可以是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银杏的工业价值、医学价值及银杏综合开发、利用的宽阔前景等;可以是银杏园林艺术展览,全方位展示银杏在人们生活中所彰显出来的美学内涵;还可以是银杏用途博览会,隆重推出以银杏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标本”(如产品包装)……最后本着贴近生活实际、易于操作的原则整合学生观念,采纳“品尝--欣赏--感悟”的形式进行活动。2.活动的要求。本次活动应将要旨定位在“艺术”二字上。要用富有制造性的方式、方法来反映确定的主题,要用富有独特性的眼光来审视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要用富有鲜活生命的灵性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第二阶段:积极探究,分组筹备。活动形式确定后,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