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诊断学的定义及学习诊断学的意义定义: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学习诊断学的意义——防治疾病诊断学的内容1•病史采集(问诊):(1)定义:是以对话的方式向患者或知情人了解病情和健康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2)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及家族史2•症状与体征3. 体格检查(1)定义:是医师应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2)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4. 实验室检查定义:是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方法对被检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获得疾病的病原体、组织的病理形态或器官状态等资料,再结合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的诊断方法。5•辅助检查(仪器或设备检查)(1)X 线检查(2)心电图检查(3)超声诊断(4)内镜检查(5)其他三.临床诊断的种类与诊断思维1.临床诊断种类(1)病因诊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腹膜炎(2)病理解剖诊断----大叶性肺炎、二尖瓣狭窄、胆囊炎(3)病理生理诊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教学小结: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也是学好临床医学之前的一门必要的课程,学好诊断学对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绪论部分需要掌握诊断学的症状、体征的定义;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了解临床诊断的种类和必要性。第一篇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第一节发热[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髙。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髙。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髙,是暂时性的。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