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对学习的影响 本章要点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论 认知失调论 自我效能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要求识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物的行为简单,其行为 原因比较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复杂,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易解释。在心理学家讨论心理 现象时,直接观察到的是外界施加的刺激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至于包 括人在内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 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在涉及动物行为动机时,常用 需要和内驱力来解释。如食物剥夺引起饥饿,这种饥饿刺激作为一种内驱力驱使动物寻 找食物动物吃到食物,饥饿消逝,停止寻找食物的行为。在涉及人的行为时,除了使用需 要和内驱力等概念之外,还用目标、兴趣、愿望、理想、信念等概念来解释。因此,需要、目 标(或目的)、内驱力、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成了描述人的行为原因的术语,它们表达的概 念难以严格区分。 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 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 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 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 赛,由于球探有特别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 的表现上。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包括生理 的内驱力和社会的内驱力;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 物。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直接推动 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 (二)学习动机及其构成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 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 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系统。 1.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对于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