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一〕法律规范教学管理,适应课改需要。 1、提升管理智慧,落实管理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学校班子成员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老师尽快地适应课改、融入课改,学校领导必需转变自己的角色。一是当好课改的排头兵,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合作”,变“指手画脚”为“指导关怀”,变“检查评比”为“协商切磋”。二是当好服务者。在管理上,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人性的富有弹性而又能鼓舞老师开展制造性工作的管理制度,做到“无情制度”,“有情管理”,为师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三是当好组织者。要求管理者要以平等、首席的身份,鼓舞老师在课改中讲真话,提困难,为课改的组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对青年老师,尽量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允许失败,善待失败。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注重学习,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定期进行领导班子学习培训,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丰富的教学工作阅历和教育管理阅历,并常常深化教学一线,任教一门学科、分管一个年级,扎实有效的组织好老师的教学研讨工作。学校注重开展好统筹规划教学商量,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要求,重视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开展。 2、实施梯队培育,促进专业进展。 新课程需要全体老师的专业化进展,更需要骨干老师的带动、辐射作用。我校坚持成熟一个,进展一个的政策,建立学校的名师老师队伍,形成“名师效应”,提升整个老师队伍素养。我校在经费很紧急的状况下,派出多人次到外学习,尽量让老师多渠道汲取养分,提高水平,并要求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回家后准时将新精神新理念传达给其他老师,这样扩大了培训面,努力使每个老师都有收获。此外,我们也号召老师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研修,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加强梯队建设,促进老师共同进展,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这种“导师制”,由骨干老师对新老师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关怀指导,以老带新,关怀新老师快速成长。接受新老师的“公开课”“优质课”、年轻老师的“随堂课”、老老师的“经典课”,分步优化,分层进展,整体推动,每种课型都在教研组内进行具体的评课议课,使每位老师都能得到进展和提高。一年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每位老师的理论水平都有所提高,能将吸收的理论学问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培新帮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3、以课程为核心,形成高效管理机制。 课程改革中都是以课程这一核心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