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幸福鸟(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层次,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2. 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3. 培养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2. 明白叙述故事要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安宁、快乐地生活。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你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藏族小伙子是怎样寻找幸福的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幸福鸟》。品读课文,探究感悟前后对比,加强感悟1. 旺嘉的家乡在西藏,原来是一片不毛之地,而后来他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地的大变化。想想旺嘉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翻开书 94 页,先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2. 出示两张图片课文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画面。课文最后自然段所描述的画面。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抽生说)3. 看看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两幅画面的?A. 学习第一自然段抽生读第一自然段。人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没有……没有……也没有……),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文中用了排比进一步说明什么?(人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住在那儿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都盼望得到幸福。板书:盼望幸福指导朗读。齐读(读出悲凉、对幸福的渴望)B.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旺嘉的家乡发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教师引读。板书:到得幸福指导朗读(欢快、获得幸福的喜悦),抽生配乐读。C. 男、女生分角色配乐读。男(悲凉、对幸福的渴望)女(欢快、获得幸福的喜悦)4. 思考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出示文字比较)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前后照应)(二)过渡旺嘉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抽生说说)(三)重点分析,理解课文1.再读课文,说说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三道难关,他是怎样克服的?每次结果怎样?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填表。难关行动结果乱石滩忍饥挨饿找到幸福鸟(1)默读课文 2-11 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分小组讨论,画好相关句子。(3)全班交流。请同学来读读旺嘉闯过三道难关的句子,来体会旺嘉的勇敢、坚强和为了让大家得到幸福而不畏艰难,舍己为人的精神。①请生先说,再出示文字灯片,请一个合作小组的同学朗读。“妖怪吹了吹长胡子,平坦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