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再次播放小兴安岭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 1 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都让自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学生交流,聚焦“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几个短语以及省略号,引导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树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 1 自然段。过渡引入:孩子们,小兴安岭除了树木多之外,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去那里近距离地看看吧。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法,让学生由对画面的感知引入到对小兴安岭的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了深入了解其四季特点的积极性。二、精读课文,感悟美景指导精读小兴安岭的春、夏之美。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看看作者都抓住了春天小兴安岭的哪些自然景物进行描写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象它们在春天时的特点。学生交流对自然景物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描写树木和溪水的句子,看看它们各自在春天到来时都是怎样的。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抽新枝、春水涨。播放春天树木生长、溪水流动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理解“淙淙”,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句子,看看这两句话中的划线词语哪一个用得好,为什么?A・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B・春天,树木生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句话中的“抽出”更恰当生动,把春天到来时,枝条迫不及待抽枝长叶的勃勃生机写活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话。再读课文中描写小鹿的句子,想象小鹿生活在这样春意盎然的树林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散步、喝水、欣赏”等词语体会小鹿舒适、安逸、快乐的生活情形,体会小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注意读出春天树林的画面美。认真研读课文第 3 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分别又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将喜欢的原因简单地写在旁边。出示第 3 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对景物的感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聚焦“树木、雾、金光、草地、野花”。引导学生说说在这些描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