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_第1页
1/3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_第2页
2/3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_第3页
3/3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 为全面掌握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启动以来的实施情况,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和做法,推广防沙治沙新模式和新技术,推动防沙治沙工作逐步走上精细化、高质量进展轨道,近期,我局对 30 个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截至 2024 年 11 月底,精准治沙重点县共完成建设任务 260.13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 120.43万亩,封山(沙)育林 70.1 万亩,飞播造林 50 万亩,退化林修复19.6 万亩。 从总结情况来看,精准治沙重点县启动 3 年来,各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仔细贯彻落实 “三北工程精准治沙和灌木平茬复壮试点工作现场会”精神,根据精准分类、精准方案、精准政策、精准技术、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建设要求,以治沙造林种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把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与保护、进展区域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在治理措施、模式、植被恢复方式、制度、机制和产业建设等方面实现了逐步由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一是治理措施更加精准。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根据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等不同立地类型,深化讨论沙化状况,针对不同地区的沙化特点和治理难易程度,实行不同治理措施,恢复林草植被、遏制风沙危害。 二是植被恢复方式更加科学。各重点县针对沙化土地治理难易程度,根据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保证重点、注重效益的思路,改变以往零敲碎打的治理模式,实现重点突破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以风沙口治理、保护绿洲、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依据不同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逐步调整植被恢复方式和造林密度,加大封育和飞播造林比重。项目实施以来,“双行一带”低密度造林技术进一步推广,以水定绿的低密度造林模式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是政策机制更加完善。各重点县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鼓舞和引导林地经营主体自觉投资投劳用于精准治沙,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和推广多形式、多方面、多渠道资金投入生态建设,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参加精准治沙建设。 四是治理模式更加多样。各地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设方针,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把实现林水平衡、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并能够持续发挥防风固沙功能、系统稳定作为检验治沙造林成效的根本标准。根据不同的沙化类型,实行不同的治理技术和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树种,提高灌木造林比重,突出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开展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