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1994 年第九次修订。①心脏功能Ⅰ级: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为心功能代偿期);②心功能Ⅱ级(轻度):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感觉舒适,但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Ⅰ。心力衰竭);③心功能Ⅲ级(中度):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尚感舒适,但一般轻微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心力衰竭);④心功能Ⅳ级(重度):患有心脏病,体力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即呼吸困难和疲乏,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即轻微活动能使呼吸困难和疲乏加重(Ⅲ。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又称为“心衰”,是心脏 泵血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指在静脉回流适当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量的血液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人体在早期可动员代偿 机制以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如使心肌 增生,提高前负荷 ,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甚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精氨酸加压素 系统,此时的心功能处于完全代偿阶段。但随病情 进展,交感神经张力 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过高,使体内水、钠潴留 ,心脏前、后负荷 过重,而进一步损害心脏舒缩功能,人体血流 状态陷入恶性循环,心脏泵血功能 失代偿,心脏输出量更趋减少,静脉 血液明显淤滞而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 ,即慢性心功不全。 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 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 气短 、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 萎缩,整日卧床。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 基本病因是各种慢性心肌病 损和长期心室负荷 过重。在我国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瓣膜疾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其诱因主要是:感染、心律失常 、水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重、环境气候急剧变化及妊娠、分娩并发其他疾病等。 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肺循环。可表现为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