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让孩子知道的户外安全小知识 户外或野外自我保护要注意如下几点,家长也可以参考: 一、出游准备: 1、衣服一般要求宽松舒适、轻便耐磨。下肢要穿长裤和鞋袜,不宜过多裸露身体,通常要穿戴帽子,这主要预防野外各类昆虫叮咬、蜂蛰、植物划伤或刺伤皮肤。若要穿越茂密处竹丛、树丛,不宜穿上色彩特别鲜艳的衣服,以免招致蜂袭击。运动鞋要舒适,鞋底花纹较粗,防滑性能好,不宜穿新鞋。袜子要厚,穿着袜子要紧,这有助于保护踝关节。 2、家长要懂得一些野外活动的必备的食物,为孩子的出行提前准备好。(1)水。水是生命除空气外最不可缺少的元素。(2)糖。糖是能量的来源,维持体温柔产生工作活动能量都靠糖的分解,而脑组织的活动则完全依靠葡萄糖的氧化。在野外多吃糖类食物是有好吃和方便的。尤其在遇险时维持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多带几块巧克力。(3)蛋白质的食物。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的营养价值更高在野外一定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取。(4)维生素。 二、出游过程中: 1、食物:提醒孩子一些不能食用的食物。(1)雪水、死水、有异味、异常颜色的、不流动的、浑浊的水。(2)万不得已,不随便食用野生果实和蘑菇,特别是色彩鲜艳的。 2、行走和跑跳:通过独木桥等狭窄悬空的障碍物时,应实行使脚面外八字的走法。往下跳时,可用跨步跳的动作来缓和冲击的力量。 3、泥潭遇险:若双腿下陷难以自拔时,两腿不要用力向下踩,而是立即身体仰卧在地面上,张开双臂,然后缓慢地把陷在泥中的部位拔出来,并实行仰泳般的姿势向安全的地方爬行。 4、发现蜂巢应避开绕行,或者迅速跑离。误惹了蜂群,首先用遮掩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迅速往反方向摆脱峰群攻击。 5、迷路:认真阅读地图,认真对比周围的地形,明确自己的位置,选择正确折回路线,千万不要惊惶失措四周行走或奔跑。 6、在毒蛇可能出没的区域,可用树枝或竹枝“打草惊蛇”。遇见毒蛇,应绕道而过;若被蛇追逐时,应向高处跑,或忽左忽右的转向跑;若见到毒蛇原地竖起头部并距离人体较近时,不必惊慌转身仓促逃离,而是边观察缓慢地向后退步,并作好快速应对准备。 7、在山林野外,要小心火种,防止山林野火发生。 三、常见急救办法: 1、中暑。应立即在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裤带,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发烧时,可用凉水浇头,或冷敷散热。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苏醒。 2、蚊虫叮咬。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