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 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理解《忆江南》的词意。 2、背诵《忆江南》,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3、理解词意,培育热爱家乡的思想,得到对词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运用多种方法背诵《忆江南》。 【教学难点】 对词中所写景象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词,了解词、作者 (板书:词忆江南唐白居易) 1、看板书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同学相互解答,师补充)。 预设: 我想知道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我想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白居易还写过哪些作品? 从学生质疑导入,解决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性。同时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舞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搜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汇报沟通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热情。 2、听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注重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听音频范读文件在脑中形成映象,注重学生自主感悟不迷信书中文字插图敢于比较。 3、个性化读词: 同学们读得不错,还想读的更好吗?(想)怎么办呢?理解词义可以使我们更有感情韵味的读好这首词。 二、赏析《忆江南》 1、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要做到有议有评。 2、指名汇报词语的意思。指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指出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仗工整,描写生动) 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小组合作有目的有分工。 3、选择你喜爱的方式读这首词: 忆江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白居易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能读出来吗?(找伙伴,找老师共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摇头晃脑读、表演读。小组分配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读中进展学生能力都需要老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化。 4、演唱此词: ⑴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来唱。 ⑵自己为词配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选择适合儿童天性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同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