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进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讲中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老师这一角色。孩子喜爱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讨论,在此方面,美国学者 R、F 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 10 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热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 10 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1984 年,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向全国家长发出倡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争当好家长活动,提出了五条标准: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育、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育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倡仪发出至今已十余年的,对家长们仍有指导意义。 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化,孩子们的希望,本文在此给家长们谈谈如何敌称职家长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直到榜样作用 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素养---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在这里家长素养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以及教育子女能力的强弱等等。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