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之教育是一亩田很喜爱三毛的一句话: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其实教育的圣地也是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善种美种智慧,爱洒人间香满天。 2024 年,我的人生翻开新的篇章。因学校的信任和栽培,作为初出茅庐的我接受了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兼七班的班主任工作。七年级的学生,初来乍到,对任何事情都有着新奇感,在任何老师的课上都表现积极,惟恐自己在老师那儿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印象。尤其在我这个一起经历魔鬼军训、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面前,同学们可以说表现是相当活跃。也正因为如此,我也就很快地掌握了本班学生哪些上课爱思考问题,哪些在学习上很用功哪些上课喜爱淘气等基本情况。但这远远不够,我对他们的解读 范围狭隘,又太过主观,于是我让他们给我写了一封信。在这些心灵对话中,一封特别的信引起了我的关注。 这是一封迟迟未交,被我催来的信。她叫刘瑞雪,字很娟秀,人却少言孤僻。一看卷面,我预感到这是一个学生的心灵之语,果然小姑凉在信中写道: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对初中生活的迷惘,还有对体育生偏见的反驳,感性之余不乏体育女汉子的韧性。于是,一场办公室约谈开始了从特长体育聊到我自己的初中,还没进入主题,小姑凉很聪慧又耿直地截断我的话,表示能很快调整过来,融入新集体,用事实证明体育生也是有实力的。结果当然是实力论证了这番宣言。 不过,这并不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故事,而是这件事提醒我班里还有这样的特别学生。在我们班还有一位田径队的体育生。这个孩子对于学习基本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感兴趣的还能听会儿,心情不好了那就发呆吧!间或抠抠手,偷偷说个闲话,作业?有这回事吗?有一次我让给课后生字词注音,巡视过程中,发现他压根没动笔,我走进身旁问他什么情况?特别理直气壮回答我:老师我不会呀然后那节自习,我让他拿着课本和字典去办公室了,和他一起查字典标音,又讲讲基本的拼音规则,写完后五分钟让他默写了一遍。不得不说,默写结果让他很有成就感。借此,我告诉他:学习就是让你从不会到会,你倒好一句“因为我不会,所以我不写”就把自己和老师打发了。你看看,你一动手,这不就有成果了吗?这才开学没多久,正是你从头开始的契机,回去想想,自己该怎么做! 这次谈话我没有让他立即就给我回复,只是私下会更多得关注他的情况。帮他找的小师傅、询问他的组员、和他家长沟通等等,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有觉悟的孩子。这里有一些图片资料,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