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的基本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框架:1、 法律法规依据:企业作业场所和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条件符合国家标准。2、 管理机构的设置: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等工作。二、作业场所和工作场所的基本职业卫生要求:1、 生产布局与有害作业控制:①生产布局合理 :企业作业场所的生产布局应当合理,确保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这有助于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扩散和交叉污染,保护劳动者的健康。②有害作业控制 :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通风、排毒、除尘等,以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使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 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必须严格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这一要求旨在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生活环境的污染,保障劳动者的居住安全。3、 防护设施与设备要求:①有效防护设施 :企业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这些设施应当能够有效地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②设备、工具、用具要求 :工作场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必须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例如,设备的操作高度、作业难度等应当符合劳动者的生理特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伤。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企业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病危害问题。5、 警示标识与告知制度:①警示标识设置 :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这有助于提醒劳动者注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②告知制度 :企业应当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