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预算的审查第一节 施工图预算审查概述编制施工图预算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编制人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不够或工作的疏忽,难免会出线这样或那样的差错,使得工程预算有时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造价,甚至严重违反工程实际造价。为了提高工程预算编制质量,正确反映设计的经济性,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后,必须对其进行认真审查。一. 施工预算审查的意义1.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克服和防止预算超预算2.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3.有利于施工承包合同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4.有利于累计和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设计水平。二. 施工图预算审查的依据施工图预算决定着发包人的投资耗费和承包人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审查施工图预算时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审查,做到不偏不倚,对于工程预算内多计,重列的项目,应按有关文件规定做到予以扣减,而对其中少计、漏列的项目则应给予调增,对于定额缺项的新材料、新工艺,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消耗和市场上的合理价格,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实际消耗量和材料价格,达到维护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合法权益地目的。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家、省有关单位颁发的有关决定、通知、细则和文件规定等2.国家或省颁发的有关现行取费标准或费用定额3.国家或省颁发的现行定额或补充定额4.现行的地区材料预算价格、本地区工资标准及机械台班费用标准÷5.现行的地区单位估价表或汇总表6.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及施工图纸7.有关该工程的调查资料,地质钻探、水文气象资料8.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书9.工程资料,如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资料三. 施工图预算审查的步骤(一)准备阶段1.搜集并熟悉审查施工图预算的各种依据资料2.熟悉施工图纸3.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方案4.了解施工图预算的范围,根据预算编制说明,了解预算包括的工程内容。(二)审查阶段根据工程规模、工程性质、审查时间和质量要求、审查力量情况等合理确定审查方法,然后根据选定的审查方法进行具体审查。(三)定案阶段1.审查完毕后,由审查单位的有关人员对审查的主要内容及审查情况提出审查一件,整理出书面情况,然后书面通知建设、施工和设计单位,如无异议,按审查意见调整定案;如意见不一,必须组织各方代表进行集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