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及反思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李丽娜【教学目标】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2.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3. 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4. 利用乘加、乘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教学难点】利用乘加、乘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秋天到了,小兔子一家要准备过冬的粮食。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兔子一家都有谁?小兔子家里有兔妈妈,兔爸爸和两个兔宝宝,他们分别是小白兔,小灰兔。我们一起看看他们为过冬准备了哪些粮食?小白兔采了 2 堆蘑菇,孩子们请你们数一数每一堆蘑菇各有几个蘑菇?生:每堆都有 5 个蘑菇。师:小白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谁能列出加法算式生:加法算式 5+5=10(个)师:它的简便算法谁会?生:乘法算式 5x2=10(个)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小灰兔为过冬准备了什么粮食?生:也准备了蘑菇,但它比小白兔多采了 2 个。师:哦,那小灰兔采了多少个蘑菇,怎么用算式表示?生:加法算式 5+5+2=12(个)二、合作交流,探究新课师:有简便算法吗?小组交流,汇报成果生:小灰兔采的蘑菇数量比小白兔多 2 个,意思就是在求小白兔采蘑菇多少的算式后面加上 2 就是小灰兔采蘑菇的数量。师:5x2+2 是这样吗?那么这个算式应该先算哪一部分呢?(小组交流)生:先算和小白兔采的一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先算乘法,结果是12 个。师:如果这样列算式呢?2+5x2生:还是先算乘法,因为那两个是在 5x2 的基础上多出来的师:那这样的算式我们还能叫做乘法算式吗?生:不能,乘法算式里只有乘法,这种算式不仅有乘法还有加法。师:那我们给这种算式起一个新名字吧?生: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称它们为乘加算式。板书课题:乘加师:我们接着看看兔妈妈准备了什么粮食?生:更过的蘑菇,4 堆蘑菇,前 3 堆每堆各 5 个,第 4 堆有 4 个蘑菇。师:你们能试着列出乘加算式吗?生:5x3+4=19(个)师:5x3 表示什么?生:每堆 5 个蘑菇,有这样的 3 堆,也就是 3 个 5.师:加 4 表示什么呢?生:和前 3 堆不一样的部分应该加上,它属于兔妈妈采的蘑菇师:如果我们给第 4 堆再添一个蘑菇,该怎么列算式呢?生:5x4=20(个)师:那兔妈妈采了 19 个蘑菇还是 20 个?生:19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