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最缺乏合适的管理模式我在这十年来一直在为中小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从品牌、营销到生产、到生产内部管理、到战略、到经营,结果发现这些企业最缺乏的就是建立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制造型企业的共同点都是老板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企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茁壮成长起来。他们感谢国家给的政策机遇和给他们创造的营商环境,也很感谢与他们一同奋斗过来的战友们、合作伙伴们。但是,他们的管理都是自己摸爬滚打摸索出来的,至于适不适合企业他们自己也不清楚。我们在做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每个企业都会利用 20 多天的时间调研,写出一百多个 P 的事实和数据告诉他们,目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点很多:为什么有订单出不了货?为什么订单总是推延时间?为什么客户总是投诉订单延期?为什么质量问题天天讲、月月讲还是没有得到保证?为什么安全总是出问题?为什么机器老是要停机维修?为什么执行力总是上不来?为什么管理总要人盯人?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与员工?为什么员工流动率高企不下?甚至,老板到处去学习还是不管用?专家到厂讲课也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学习学了,人也骂了,高管也请了,ISO9000 也认证了,制度也有一大堆,但还是跟原来没有太大变化:员工累、老板更累,生产出不了货,管理一团糟!我们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实际上最缺乏的就是建立一个合适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那么,对于中小制造型企业应该建立哪些合适的管理模式?我们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上 100 多个企业的实践,总结出“中小制造型企业的四个模块管理模式”:第一、生产运营管理模式这个模式主要目的是保证生产运营的顺畅运行。如何才能有效地保证生产顺畅运行?我们认为首先是把 PMC 这个被很多企业忽视特有功能部门建立起来,然后是把 PC 和MC 这两条主线抓住,再通过 PMC 的九大方法应用,从订单评审开始:订单接受、审核、核准、传递、下发等一系列的动作,让各部门围绕着订单而进行运作,减少部门之间的扯皮、推卸,最终达到计划和物料的有机结合,达到人、机、料、法、环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具体操作如下:(一)订单和生产计划管理 1、做出产能负荷分析表(产能表、设备/机台产能表)2、搞清楚产品生产周期(生产周期表、各品种产品生产周期对应表)3、订单评审(订单评审制度建立)4、订单汇总表(主生产计划)5、订单分解表(主计划管制表)6、订单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滚动、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