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泄漏应急预案 第 1 篇:氮气泄漏应急预案氮气泄露应急预案 1、事故汇报 发生事故后,企业负责人要在组织人员进行前期处理的同时还必须马上了解事故初步情况并向公司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汇报内容为发生事故的各类、发生时间和地点、有无人员伤亡或被困情况发生等并由公司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 2、事故危险性评估 2.1 一般危险性评估 2.1.1 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泄漏面积 20 平方米以下,未发生窒息,能及时得到控制 2.1.2 液体运输车在充装过程中由于运输车本体破裂或充装满罐导致液体泄漏。 2.2 较大危险性评估 2.2.1 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风光积超过 20 平方米,现场气雾弥漫。易导致低温冻伤事故和冻坏建构筑物,事故能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窒息。 2.3 严重危险性评估 2.3.1 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储罐紧急切断阀损坏无法操作,液体泄漏面积超过 100 平方米,极易导致低温冻伤和冻坏建构筑物,并且泄漏无法控制。 2.3.2 液氮罐发生泄漏,现场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引发大面积人员窒息,危及较大范围内的人员生命安全。 2.3.3 液氮罐发生泄漏,现场大量惰性气体积聚,人员发生低温冻伤和窒息事故。 3、控制及消除事故源 3.1 一般危险性事故 3.1.1 控制事故源,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部位之前的阀门。以泄露点半径 20 米设警戒线,禁止所有车辆和非抢险人员进入现场。 3.1.2 消除事故源对泄漏点按规定进行检修。 3.2 较大危险性事故 3.2.1 控制事故源,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部位之前的阀门。以泄漏点 50 米为半径设警戒线,禁止所有车辆和非抢险人员进入警戒线,非抢险人员立即撤离事故现场。实行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液体罐周围设备、设施发生冻裂。 3.2.2 消除事故源,液氮泄露,进入警戒线的抢险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抢险人员在抢险过程中要站在上风口。由公司主管确定泄漏点和堵漏措施,方可进行抢险。 3.3 严重危险性事故 3.3.1 控制事故源,以泄露点 100 米为半径设警戒线,禁止非抢险车辆和人员进入现场。立即启动疏导程序,停止事故区域内的一切作业,组织区域内所有作业人员尽快做好设备安全停运工作后有序撤离。 3.3.2 消除事故源,立即报警,组织消防车和通风设备对现场氮气进行稀释。稀释后进入警戒线抢险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抢险人员站在上风口。由公司主管确定泄漏点和堵漏措施,方可进行抢险。 4、氮气窒息症状及急救措施 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