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教育体育局“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动工程总结 泗县教育体育局“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动工程总结与“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2024—2025) 教育信息化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以培育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为加快泗县教育现代化步伐,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24-2024 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 “十三五”期间,泗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中小学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校长信息化领导提升培训为保障,积极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泗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十三五”期间,依托薄弱学校的改造及教育均衡工作,教育装备总投入 9610 万元,加强中小学校师生用机、班班通、录播教室等终端设施设备配备工作,其中配备学生用机 11700 台、班班通 2954 套、高清录播教室 23 间,中小学校生机比达 8:1、师机比达到 1:1,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均为 100%,学校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 200M 以上。2024 以来投入 8053 万元用于智慧学校建设,农村教学点、乡村和城镇中小学全部建成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初具规模,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泗县教育优质均衡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泗县教育信息化现状 各中小学校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环境明显改善,老师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对比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泗县教育信息化还存在很大差距与不足。 首先,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程度不高,教育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公办民办差距仍然较大;其次,教育信息化缺乏系统性整体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第三,教学信息化软、硬件等建设不足,软件开发和应用在许多方面都还比较薄弱,普遍存在建设与应用相脱节的现象;第四,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与担负职责不相匹配,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第五,信息技术应用队伍力量单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第六,对泗县教育进展中存在的如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教育信息化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