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智慧——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爱与智慧——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 热爱学生是老师的首要素养,也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行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进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一直把他们的话当作我的信念。因为新世纪老师的神圣职责除了向学生传递书本知识外,还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所影响,使学生形成一种健全的人格;而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假如把学生比作是幼苗或者花朵的话,那么老师的爱则是他们健康成长所必须的阳光和雨露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讲述一位年轻的小学老师热爱学生的故事,记得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这位老师每天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为每位同学削一个苹果,我很感动,认为这就是最伟大的师爱,可是随着从教时间的延长,我更清楚地知道真正的师爱是酸甜苦辣并存的,是需要智慧的。 前年在我任课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同学平常上课特别爱讲话,做小动作,甚至被人认为有多动症一开始我总是批判他但不见什么效果。经过和他们班其他同学的谈话,也听取了他们班学生的意见,我在上课时多次表扬他。当时他很惊讶,那节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很仔细的听讲。当然后来的表现也很好,甚至别人拉他说话他也能克制住。我想或许这就是表扬的效果吧。由这件事我认识到:三尺讲台写春秋,一腔热血铸师魂。老师总会把自己的爱无私地撒向自己的学生,但爱学生也需要方法尺度,要讲究策略实效智慧师爱才是真正的师爱。学生需要的是关怀,老师需要的耐心。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我也逐渐培育出了自己的耐心和平和心,细心指导他们,和学生共同进步。 另外还有一个男同学,各科成绩都不太好。从和他的几次谈话中了解到他自己根本就没有目标,他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纯粹是那种混日子的感觉。而且他父母是到这边来打工,平常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关怀的很少,他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上课他总是似听非听,对学习觉得很无所谓。针对他的思想,我常常和他聊天,对他讲“名人成材的故事”使他懂得聪慧出于勤奋的道理。在课堂上我也有意让他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给予表扬鼓舞。经过晓之以理,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关怀他的温暖。而且那时他英语不好我还利用下课时间给他默写,他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有一次我问他,我又不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