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_第1页
1/7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_第2页
2/7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_第3页
3/7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 “历史不能被忘记,也绝对不能被消费。” 1989 的台湾,蒋经国去世第二年,台湾的民主化正式走上了快车道。在蒋经国的统治下,台湾经济政治双飞跃,可谓是“黄金十年”。经济上,“十大建设”和新竹高科园区为经济进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八项改革将台湾正式推入民主时代。 在 80 世纪初,台湾影视业就从《八百壮士》的“主旋律”片时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商业片时代,而侯孝贤也在此背景下拍摄了自己的全台语电影《悲情城市》。该电影以台湾历史上 1947 年“二二八”事件为背景,虽然当时电检已直接放开,但仍旧触及到当时执政的国民党政府的禁忌。不过最终在辜振甫的帮助下还是成功上映,并问鼎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说到台湾电影,其实是一个很难评价的存在。虽然金马奖设置多年,但主要还是为香港人服务的奖项。到最近大陆电影也进入金马奖评奖范围,金马奖也是香港电影人和大陆电影人厮杀的战场。台湾电影回到了小确幸时代,却失去了大格局。这与台湾政治与社会现存的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台湾人最具大局观和国际化视野的时代,便是在 1980-2000 年间,现在世界上出名的台湾导演大都出现于这个时代,例如侯孝贤、李安、白景瑞等。 我在之前关于李安的影评里说到过侯孝贤。相比于李安,侯孝贤的格局更大。他是广东客家人,既有外省人的视野观,也有本省客家人的同理心与乡土观,但他擅长的并不是去通过镜头讲故事,他更喜爱用长镜头缓慢拉进的方式去推动一个故事,假如你去看他的电影,会发现他常常一刀不剪直接拍一个长达数分钟的镜头,再加上画面的色彩,配合上切合电影的配乐,直接将电影中阴郁而压抑的时代背景表现在镜头上。 《悲情城市》整部电影通过一个家庭故事将台湾从光复到 1947年的历史全部浓缩在一起。电影中的林家是一个台湾本省人家庭,通过兄弟四人的人生历程,描述了一个家庭在大时代下的悲剧和无奈,全片都是一种压抑而悲怆的氛围。 1945 年,民国三十三年,大日本帝国第四次挑战世界列强的梦想被破裂,根据《开罗宣言》,国府光复台湾,不仅政府和军队进入台湾,同时大量外省人涌入台湾,将大量的物资倒买倒卖。但台湾人却并没有感受到国家光复的喜悦,当穿着破烂的国军踏上这片国土时,国民政府却并没有把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国土,这片土地上的国民也并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民。因为日本人在这片土地上统治了五十年,进行了 10 多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影最新《悲情城市》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