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并且正在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上,家庭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防线。本文就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作些探讨。一、家庭环境的好坏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讨论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 80%和家庭教育不良有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重要的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教育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健康进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深、很大的,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原因,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品行塑造则有很大影响,家庭是社会成员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习惯的养成、品行的塑造、心理的进展等个人素养很多是在家庭里形成的。社会成员要顺利实现社会化,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培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心理结构;在实现社会化之后,家庭同样承担着帮助社会成员遵守社会秩序,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责任。家庭环境的好坏,常常是导致社会成员性格品质优劣初始的直接的因素,孩子的许多习惯、品行的养成,以及走向社会后的行为取向,在家庭里就已初步定型了,所以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二、导致不良家庭环境的主要因素第一、残缺家庭。残缺家庭是指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家庭结构破裂趋于小型化,传统家庭的帮助、保护和监督功能正在弱化。残缺家庭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温和关怀,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这一切严重的阻碍了健康成长,诱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缺少了父辈的关爱与教育,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发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家庭关爱的缺失造成青少年心灵扭曲。在青少年教育中,父母是第一位老师, 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能够让青少年体会到亲情可贵,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任。假如家庭结构破裂,父母感情破裂、婚姻失败、家庭失和,以致放弃对子女的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