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创新实践经验总结利辛中学张盛楠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推崇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中学英语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的整体性(全面素质),又强调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同时,素质教育又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教师要努力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掌握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促进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一、构建中学英语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构建中学英语素质培养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为依据,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可分的发展观,在二者总的关系上,他们一方面指出“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另一方面又指出“人也生产社会”。其次,先进的教育目的论为中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总的原则。当代先进的教育目的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主张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我国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总要求,它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政策性基础和依据。再次,各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发展倾向和发展水平都表现出个别差异性。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时候,既要提出符合现代社会基本需要、体现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共性的统一要求,又要提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以便促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独特而健康的发展。最后,素质教育理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最先进的教育论基础。素质教育理论揭示了“全面发展”的精义,阐明了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我们把国家规定的总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中小学的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一)建立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