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逆变器文献综述1 逆变器技术进展历程 逆变器技术的进展始终与功率器件及其控制技术的进展紧密结合,从开始进展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 50—60 年代,晶闸管 SCR 的诞生为正弦波逆变器的进展制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可关断晶闸管 GTO 及双极型晶体管 BJT 的问世,使得逆变技术得到进展和应用; 第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功率场效应管、绝缘栅型晶体管、MOS 控制晶闸管等功率器件的诞生为逆变器向大容量方向进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微电子技术的进展使新近的控制技术如矢量控制技术、多电平变换技术、重复控制、模糊控制等技术在逆变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逆变器技术的进展; 第五阶段:21 世纪初,逆变技术的进展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进步不断改进,逆变技术正朝着高频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方向进展。2 逆变器的进展趋势更高的效率: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逆变器最高效率可达 95%。在欧洲,由于采纳了无变压器的设计和创新的拓扑结构,可实现更高的效率。例如,有一款产品(SMASunnyMinicentral8000TL)声称可到达 98%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大约 0。2-0。3 美元/瓦的价格已经被设定为 2024 年逆变器的价格目标,这意味着比目前售价降低 50—75%.这个目标最有可能通过增加产量及改善学习曲线来实现.更高的可靠性:目前,逆变器的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为 5~10 年。但很多人怀疑,是否有可能以合理的成本实现这一目标。在中近期,通过改进质量控制、更好地散热并降低复杂性,MTBF 大于 10 年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通信功能:今日,逆变器可以记录并借助制造商特定的协议传递信息。下一代单元应使用通用的通信标准传送更全面的系统信息,以实现先进的诊断功能,并能与公用服务机构通信,以支持电网的稳定性。3 目前讨论成果 3.1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陈玲、张兴、杨淑英,谢振等人在 2024 年在本院学报中提出了“带不平衡负载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讨论”.该讨论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建立了基于对称重量法和双同步旋转 d-q 坐标系的双环控制结构,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均采纳前馈解耦的控制策略,使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带有不平衡负载的能力。3。2 空军雷达学院讨论生管理大队的石磊、陈媛娣、朱忠尼于 2024 年在该院学报发表了“基于 DSP 的 SVPW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