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汽修 14班会目的: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2、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进展,使同学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班会方法:通过社会案例分析和学生参加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班会过程: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老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仔细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1 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 2024 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 26 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 2001 年 3 月至 12 月间作案 30 余起,案值人民币 10 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 11 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 警方查明,26 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